• 学前教育教研室以集体备课为抓手——深化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
    • 2025-09-08,作者:四川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,编辑:教院教科,来源: ,点击:[]
    • 为全面落实学校关于强化集体备课机制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工作部署,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教研室于2025年9月2日至6日,在博文楼206A会议室有序开展为期五天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。本次活动聚焦“学前儿童社会教育”“学前儿童发展科学”“学前儿童家庭教育” 三门专业核心课程,通过系统化研讨、结构化设计,进一步明晰教学方向、优化教学方案,为推动课堂教学转型奠定坚实基础。学前教育教研室全体教师全程参与,确保备课成果的专业性与实用性。

      在备课过程中,教研室团队紧扣学校“高阶课堂”建设目标,以学生发展为核心,对三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梳理与精准定位,重点突出目标的“高阶性、创新性、挑战度”——既涵盖专业知识的深度理解,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。在教学内容组织层面,团队积极整合学前教育领域前沿学术成果与行业实践案例,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壁垒,确保教学内容既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标准,能对接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实际需求。

      为有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,备课团队围绕“以学为中心”的理念,系统设计多元化教学方法体系:一是推行任务驱动教学,通过设置真实的学前教育工作任务(如幼儿社会性活动设计、幼儿发展评估方案制定等),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探究知识;二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,利用线上平台搭建预习、讨论与资源共享空间,线下课堂则聚焦重难点突破、实践操作与深度研讨,提升教学效率;三是强化探究式教学与案例教学,结合典型学前教育案例(如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实例、幼儿社会行为问题干预案例等),引导学生自主分析、合作探究,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助力学生从“被动接受知识”向“主动构建知识体系”转变,切实强化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。

     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,既是学前教育教研室对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的系统性优化,更是对“学生中心、产出导向”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度实践。通过集体研讨,团队进一步明确了课堂教学从“低阶认知培养”(如知识记忆、概念理解)向“高阶认知发展”(如分析、评价、创造)的转型路径,为培养具备专业素养、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、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      未来,学前教育教研室将持续以集体备课为核心教研机制,常态化开展课程研讨与教学改革探索,不断优化教学设计、创新教学模式,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,为推动学前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、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学前教育事业需求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。

       

      供稿:邓岚月

      初审:李思颖

      复审:赵栅凌

      终审:王  

      2025年9月7日